乱贴“绿色”标识,建筑建材绿色欺诈你中招了没有?
作者: 圣戈邦 时间:2015-05-12 09:22:55 点击次数:
如今,消费者在选择建材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环保的“绿色建材”,但是,国内一些地方的建材市场却存在销售商给产品乱贴“绿色”标识现象,有的建材市场甚至有60%的建材产品无检测报告,即使有检测报告的也大多为送检测试报告,而不是国家抽检报告。
另外,一些商家采用虚假标注、概念炒作等方法,利用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或检测手段的漏洞,进行“绿色欺诈”。他们或直接乱用“3.15”、“十环”等权威标志;或在自制的宣传品中标注绿色产品标志,误导消费者。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产品在设计时考虑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使用中有益于公众健康,废弃时考虑产品的易于回收和处置。“绿色建材”作为“绿色产品”的一种,是指具有优异的质量、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其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或优于该产品的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原燃材料,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烟尘、粉尘等的数量、成份达到或严于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无毒、无害标准并在组合成建筑部品时不会引发污染和安全隐患。废充时对人体、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影响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允许的指标规定,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利用废弃物和重复使用。
绿色建材有十分严格的认证标准,获得国家或国际权威部门认证承认后才能用这个称号。“绿色产品”绝不仅仅是“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的产品”。
业内人士提醒,选择达到“绿色”标准的建材产品要查看检测报告,并认准具有法定效力、具备出具公正数据资格的检测机构。由于产品质量检验有送检和抽检两种,许多销售商推销建材产品时出具的检测报告大都是送检结果,这种数据仅证明委托方送检的样品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相关产品都是合格的,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抽检结果则是客观的。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仍需留心检测报告的差别。
据悉,为推进我国建材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对“绿色建材产品”提出科学的评定条件,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建材产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继2003年对相关建材产品进行绿色建材产品(性能)的评定工作后,于近日已继续开展该项评定工作。
本次评定工作将主要针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类别的建材产品的性能等方面进行评定,产品涉及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空玻璃、建筑门窗、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屋面材料等。评定工作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成专家评定委员会负责,符合评定条件的产品将获得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建材产品”证书。
另外,一些商家采用虚假标注、概念炒作等方法,利用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或检测手段的漏洞,进行“绿色欺诈”。他们或直接乱用“3.15”、“十环”等权威标志;或在自制的宣传品中标注绿色产品标志,误导消费者。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产品在设计时考虑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使用中有益于公众健康,废弃时考虑产品的易于回收和处置。“绿色建材”作为“绿色产品”的一种,是指具有优异的质量、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其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或优于该产品的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原燃材料,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烟尘、粉尘等的数量、成份达到或严于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国家规定的无毒、无害标准并在组合成建筑部品时不会引发污染和安全隐患。废充时对人体、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影响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允许的指标规定,并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利用废弃物和重复使用。
绿色建材有十分严格的认证标准,获得国家或国际权威部门认证承认后才能用这个称号。“绿色产品”绝不仅仅是“经过质量检测合格后的产品”。
业内人士提醒,选择达到“绿色”标准的建材产品要查看检测报告,并认准具有法定效力、具备出具公正数据资格的检测机构。由于产品质量检验有送检和抽检两种,许多销售商推销建材产品时出具的检测报告大都是送检结果,这种数据仅证明委托方送检的样品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相关产品都是合格的,而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抽检结果则是客观的。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仍需留心检测报告的差别。
据悉,为推进我国建材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对“绿色建材产品”提出科学的评定条件,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建材产品,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继2003年对相关建材产品进行绿色建材产品(性能)的评定工作后,于近日已继续开展该项评定工作。
本次评定工作将主要针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类别的建材产品的性能等方面进行评定,产品涉及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空玻璃、建筑门窗、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屋面材料等。评定工作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组成专家评定委员会负责,符合评定条件的产品将获得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建材产品”证书。